南隐禅师与学者说禅

盛满水的杯中不可能再装入茶水,一个人头脑中充满了妄见,也会排斥任何新思想的进入。可见,要想领悟真理,求得真知灼见,必须先排除内心的种种杂念、妄想、偏见、成见。

贪财招祸殃

视财宝为毒蛇是佛陀的正见,也在贪心的农夫身上得到印证。佛陀教诫比丘们不可以持金银宝物,在家居士不应该取不义之财,才不会因一时贪心,惹来莫大的灾殃。愚人见果不知因,恰如不下种子,却空手等秋成;智人验果便知因,了真非相亦非名,则警策自己修行觉悟,方便广度如恒河沙数般的众生。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

宋代文人苏东坡,才华洋溢。他有一个相知甚笃的方外之交“佛印禅师”。二人平时喜欢在佛学、文学上相互切磋,但每次佛印禅师都占上风,所以苏东坡百般用心,想让佛印禅师也输一输。

三车和尚

他毕竟刻苦修学多生多世,当他一下明白佛法的道理,进入《瑜伽师地论》以后,他自己就把这三车东西全部不要,不管有情无情的全部丢掉完,然后就跟着玄奘法师真正的出家了,十分守戒行,成为玄奘大师的座下弟子,法号窥基。

有常者必无常

佛陀因此说了四句偈:常者皆尽,高者亦堕,合会有离,生者必死。  

“虚云老和尚与白狐”

虚云老和尚便收下了这只白狐。并为它说三皈五戒法。然后把它放归后山树林中。每当饥饿时,它就会回到寺中找食物。僧人就给它喂以食物。奇怪的是自从云公给它说过三皈五戒后,它就不再吃肉了,而喜欢吃水果。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这盏油灯,不是神通力所能熄灭的

“如今这盏油灯,不是你们的神通力所能熄灭的。就是你用四大海水浇灌它,让巨大的山风吹卷它,也难以把它熄灭。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它是一个发下宏愿、广济众生的人所供的油灯。”

常不轻菩萨

菩萨度众生,不是由于众生的善恶亲疏而有所拣择,而是出于对一切众生的尊敬心、大悲心,平怀一味地予以度脱。无论是常怀嗔恨、增上轻慢的众生,还是常行忍辱的众生,常不轻菩萨都等而视之、悉皆度脱,更不生丝毫嗔恚之心。

黄龙禅师教化八仙之吕洞宾_佛教故事

黄龙禅师趁此良机点化吕洞宾,说不生不灭法性真如之理。吕洞宾顿悟禅机,才知道以前的修炼还在六道轮回中,没有认识到自己“如如不动”的本性 。经黄龙禅师点化后,吕洞宾顿然开悟,至此皈依佛门,成为佛教的护法。

尊者为什么要用一个脾气不好的侍者

印度有一位高僧帕丹巴桑吉,曾经来到西藏传法,他讲过:"认为敌人在伤害我们,是我们的错觉,能把瞋心转换成悲心,对我们是最受益的。" 阿底峡尊者以前也讲过…

南无释迦牟尼佛为乔达弥说无常

“如果你想了解生死的真义,就必须经常如此反省: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你儿子的死亡帮助你了解我们所处的轮回世界是无法忍受的苦海。脱离生死轮回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解脱之道。”

布施和修福是卖穷买富的最好方法

“布施”是根治贫穷的福田。布施是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可以广结善缘,舍去悭贪,培植善根。布施也是治我执悭贪的妙药。众生的病根是“我”。这种由“我”而引发的贪心,无量劫以来一直缠绕着我们每个人,致使轮回不息,难以解脱。

《证道指南》

今说证道指南。为利生证道。如何实证般若而说。此指证道即指证般若。指南者指明方向的准则义。如何证般若捷径。

《僧俗辩语》

俗闻已,对僧合掌曰:“和尚所演无上如来大乐之法,吾当传于后世。”

《古佛降世的背后》

佛书中的记实论述不但是正知正见、光明圣洁,而且把南无羌佛为了利益他人,自己持以忍辱,不愿把有利自己的事告诉人们,该作者将其挖出佛陀与恶人的事实真相,公布于此书。此佛书具备事、理、法、证,证实了南无羌佛的至高伟大,佛陀的圣洁言行、德境、觉量,羌佛办公室也看了这本书,说是一本圣洁的佛书,每一个佛弟子都应该学习,是每一个佛弟子必读的佛书之一,尤其是闻法上师级别以上的任何上师,不仅要学习,而且要理解领悟,融会贯通

如何识别真假僧尼?

怎么识别真假僧尼?假僧尼贪求敛财,破坏真正出家人在世人眼中的名节,造成世间中人认为所有僧尼都是骗钱的,都是欺骗善男信女的,从而滋生对佛法的退毁之心,对正派出家僧的偏见之观,甚至断送诸有情的慧命善根,实为众生的巨大不幸!此等行为,也会为假僧尼召至三恶道的业报,后果不堪设想!

《子必依论》

帕母说:就十方诸古中,虽未学此论,但也依此论之正理精华而成如来。所以,此论称为法中之母之母的瑰宝。

《成道必修定观法》

此是阿王诺布帕母于大神通中从兜率天返回人间时对大活佛、大格西、大论师们所作的甚深法义、精要秘密开示,其开示教化众生如何深入证境证量,神通变化,开敷智慧,并说明要依止该法而深入正定方为捷径之路,有此定观法则道业易成。该法以其精密之系统将业力深重之众生循序渐进带入正定光明三摩地中,依此法不愁定力不成,依此法生死则了。

《般若实相论》

阿王诺布帕母以其圣母之证量,融贯般若论之真谛,以般若之谛相比喻,导化众生,使之分别顿、渐彻悟真如,直指人心,分段方便受益,择机回光返照,让其悟彻本来面目,受益其深浅而应器受用,其功德不可思议,乃为众生成就诸佛根本之论。

《戒律论略释》

如佛陀所说:“欲了生脱死之一切佛弟子,佛在世时当以佛为师,佛报化后以戒为师。”此《戒律论》收集其三藏戒律精华中之部分戒,行人依此奉行,自入正知正见,步向菩提证境,这是修行人决不可缺少的戒条圣法。

《因明论略释》

因明乃五明之总摄,又谓之宇宙万有之真理原则,为佛门弟子破邪立正、修行正法、指引正见不可缺少的圣书。

《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金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莲池…

致全体信众的信

2月9日在圣迹寺举行的“拿杵上座”考试法会,媒体报导后,大家对佛法修行所证圣体圣力的真实示现有了实际的道行印证。

佛门礼仪(18)_盂兰盆节午斋

上供竟。执事人将兰盆疏菜及供饭匀入大众饭菜内。其供会果品食物及自恣僧物,不论客旧,平等普分于斋堂。事俱齐备已,开午梆,鸣大钟三下。主者及大众搭衣持钵至斋堂坐齐,鸣云板

佛门礼仪(17)_共修

共修时清净身心,保持道场庄严,不但是恭敬佛陀说法,也是为了维系同修法缘,以资增长正知正见,助益与会同修共沾法喜,同享法量功德。故当相互提醒,共同遵守

佛门礼仪(16)_求法

注:以下所指之师,是以真实菩提心行利益众生,且无犯128条邪恶见和错误知见的具德上师。 1、皈依和求法是神圣庄严,无比珍贵之事,所有弟子要提前沐浴、漱…

佛门礼仪(15)_佛门四威仪

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昔日马胜比丘以威仪度化舍利弗,成为千古的佳话。树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自身的威仪庄重,更可以…

佛门礼仪(14)_佛家常用说法

当我们要询问出家人的尊称法号时,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法师的德号上下?”“上下”是指法号中的两个字,比如一位出家人法号叫“慧普”,那么就是“上慧下普”…

佛门礼仪(13)_在寺院如何拜见出家人

在寺院中,出家人不可以随便在房间内接待信众,而客堂才是会客的地方,否则,就违反了“常住规约”,会被“迁单”的。居士应该先通过客堂,只要客堂知客师同意就…

佛门礼仪(12)_共住

入众:不争先恐后,不争坐处,不于座上遥相呼笑;不奔跑跳跃,不比手画脚,不私下耳语;呵欠当以衣袖掩口;众中有失仪者,当隐恶扬善。 起居:洗面当惜福,不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