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分享

什么是真正的供养

佛菩萨最喜见的是众生依教奉行地去尊重佛、法、贤圣僧三宝,去弘扬如来正法,利益众生,修正自己,自觉觉他。而这些依教奉行,由纯净与虔诚所生发出来的愿与行,就是供养,就是将供养心化为了实...
感悟分享

学佛是逃避现实吗

佛法的妙义更在于,通过学佛修行,将直接导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体健康、福慧增长、智慧开敷,直至解脱成就。对于人类众生来说,最大的解脱即是自由于生死,不受轮回束缚。
感悟分享

为什么福报越“修”越少

若能一面以清净之心去造福,一面以感恩之心去惜福,再注意避离恶因业,不要积恶,相信福份的积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而且,这个福报来的时候,你会享受得很快乐,因为你的心行是净善的。
感悟分享

不能忽视的放生环节

许多人都期望通过放生积福积德,由于很多人对“放生注意事项”缺乏基本了解,虽然形式上已经放生了,却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不仅很多物命难以成活,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 要想放生增福报,...
感悟分享

能赢,而不一定要赢

聪明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聪明;聪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则勇于舍得。真正的耳聪是能听到心声,真正的目明是能透视心灵。任何事情,都只有将心比心,才能处得长久。所谓的高情商...
感悟分享

成功不仅是你拥有多少

这世上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互相扶持。格局越大的人,往往越懂得助力别人,也越能够欣赏别人的成功。成功不仅是你拥有多少,更重要的是你帮助他人多少,有多少人因你而感动、因你而成长。
感悟分享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

喜欢一个人,得到与得不到,都是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缘因果,造成种种恩怨情愁的执着与困扰,假若未能化解,会继而再造成种种新的善恶业报,形成生生世世的互相纠缠。正如古德所说:「假使百千劫,...
典籍故事

你认识自己吗

若是狂妄自大,自以为是,不能正确衡量自己,就难以用清醒客观的头脑审视自己,就会认为自己不得了,最后不但不能成就,反而走向堕落,随形追身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在进取成就的道路上,时时能够...
感悟分享

你我都有绽放的时机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桶子,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子到达主人家时,却只剩下半桶水。...
典籍故事

戒嗔

有一个财主,脾气暴躁,稍有不如他意,就火冒三丈。他家中虽然财产颇丰,但是很少有人与他家来往。后来他意识到自己的脾气不好,且有嗔心,就一心想改。为了能时刻提醒自己,他就请人刻了一个上面写着“戒嗔”的小木...
感悟分享

绵绵不绝的福报从何而来

在这个世间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更多的福报;有了福报,人的一生就会顺畅,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会减少很多的违缘和障碍,一生少病少灾,即使灾祸突然降临也能遇难呈祥,化险为夷。人有了足够的福报,所做所想之事...
感悟分享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南美洲原始森林里生存着一种鸟类,这种鸟全身翠绿,并带有一圈圈灰色纹理,就像一圈圈波浪,因此得名翠波鸟。这种鸟虽然美丽,但它每天忙忙碌碌都在筑巢,因而显得无精打采,很是疲惫。翠波鸟巢穴唯一特点是巨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