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密法中有五种宝丸,甘露丸、长寿丸、大宝丸、金刚丸、至宝丸,其实这五种宝丸都是由不同的佛降甘露而制成的,也有用中草药咒语加持后制成的红丸或黑丸,如唐东迦波制的红白丸。长寿丸它有延长寿命的加持作用,大...
南无羌佛 《行持基本德行》
上面所讲的道理是佛教之正论,简而言之,第一步爱国爱民热爱世界和平,第二步众生平等,第三步自觉觉他。认真照佛教的教义去修持,是名佛教入门之真修行法。
南无羌佛 正《达摩祖师论》
达摩祖师乃佛教禅宗第二十八代伟大的祖师,也是中国的禅门第一代开山始祖。千余年来归宗门下,依教而修,顿渐成就者为大德不计其数。由于历代相传部份教义失真,无人论证实可惜哉。幸今南无羌佛...
生死与功德只在一念之间
临终前,徒儿突然想起老禅师留下的那本经书,当他翻开扉页,见经书上赫然写着老禅师当年未及点明的忠告:助人一次,胜似诵经十年。帮助别人并非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之后才去为之,要知道相应...
虚云老和尚的两次被救
后来虚云老和尚终于到达五台山,却遍寻不见自称人人都认识的“文吉”其人,后有一老僧详听经过,告知虚云:“此‘文吉’实乃文殊菩萨化身也。”
贪财招祸殃
视财宝为毒蛇是佛陀的正见,也在贪心的农夫身上得到印证。佛陀教诫比丘们不可以持金银宝物,在家居士不应该取不义之财,才不会因一时贪心,惹来莫大的灾殃。愚人见果不知因,恰如不下种子,却空...
三车和尚
他毕竟刻苦修学多生多世,当他一下明白佛法的道理,进入《瑜伽师地论》以后,他自己就把这三车东西全部不要,不管有情无情的全部丢掉完,然后就跟着玄奘法师真正的出家了,十分守戒行,成为玄奘...
“虚云老和尚与白狐”
虚云老和尚便收下了这只白狐。并为它说三皈五戒法。然后把它放归后山树林中。每当饥饿时,它就会回到寺中找食物。僧人就给它喂以食物。奇怪的是自从云公给它说过三皈五戒后,它就不再吃肉了,而...
这盏油灯,不是神通力所能熄灭的
“如今这盏油灯,不是你们的神通力所能熄灭的。就是你用四大海水浇灌它,让巨大的山风吹卷它,也难以把它熄灭。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它是一个发下宏愿、广济众生的人所供的油灯。”
常不轻菩萨
菩萨度众生,不是由于众生的善恶亲疏而有所拣择,而是出于对一切众生的尊敬心、大悲心,平怀一味地予以度脱。无论是常怀嗔恨、增上轻慢的众生,还是常行忍辱的众生,常不轻菩萨都等而视之、悉皆...
黄龙禅师教化八仙之吕洞宾_佛教故事
黄龙禅师趁此良机点化吕洞宾,说不生不灭法性真如之理。吕洞宾顿悟禅机,才知道以前的修炼还在六道轮回中,没有认识到自己“如如不动”的本性 。经黄龙禅师点化后,吕洞宾顿然开悟,至此皈依佛...
尊者为什么要用一个脾气不好的侍者
印度有一位高僧帕丹巴桑吉,曾经来到西藏传法,他讲过:"认为敌人在伤害我们,是我们的错觉,能把瞋心转换成悲心,对我们是最受益的。" 阿底峡尊者以前也讲过:"对所受的伤害不要去瞋恨,如果对伤害瞋恨的话,那...
南无释迦牟尼佛为乔达弥说无常
“如果你想了解生死的真义,就必须经常如此反省: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你儿子的死亡帮助你了解我们所处的轮回世界是无法忍受的苦海。脱离生死轮回...
布施和修福是卖穷买富的最好方法
“布施”是根治贫穷的福田。布施是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可以广结善缘,舍去悭贪,培植善根。布施也是治我执悭贪的妙药。众生的病根是“我”。这种由“我”而引发的贪心,无量劫以来一直缠绕着我...
南无羌佛 《证道指南》
今说证道指南。为利生证道。如何实证般若而说。此指证道即指证般若。指南者指明方向的准则义。如何证般若捷径。
南无羌佛 《僧俗辩语》
俗闻已,对僧合掌曰:“和尚所演无上如来大乐之法,吾当传于后世。”
怎么识别真假僧尼
怎么识别真假僧尼?假僧尼贪求敛财,破坏真正出家人在世人眼中的名节,造成世间中人认为所有僧尼都是骗钱的,都是欺骗善男信女的,从而滋生对佛法的退毁之心,对正派出家僧的偏见之观,甚至断送...
《成道必修定观法》
此是阿王诺布帕母于大神通中从兜率天返回人间时对大活佛、大格西、大论师们所作的甚深法义、精要秘密开示,其开示教化众生如何深入证境证量,神通变化,开敷智慧,并说明要依止该法而深入正定方...
《般若实相论》
阿王诺布帕母以其圣母之证量,融贯般若论之真谛,以般若之谛相比喻,导化众生,使之分别顿、渐彻悟真如,直指人心,分段方便受益,择机回光返照,让其悟彻本来面目,受益其深浅而应器受用,其功...
《戒律论略释》
如佛陀所说:“欲了生脱死之一切佛弟子,佛在世时当以佛为师,佛报化后以戒为师。”此《戒律论》收集其三藏戒律精华中之部分戒,行人依此奉行,自入正知正见,步向菩提证境,这是修行人决不可缺...
《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金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莲池赞】 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台,接引上金阶,大誓弘...
佛门礼仪(18)_盂兰盆节午斋
上供竟。执事人将兰盆疏菜及供饭匀入大众饭菜内。其供会果品食物及自恣僧物,不论客旧,平等普分于斋堂。事俱齐备已,开午梆,鸣大钟三下。主者及大众搭衣持钵至斋堂坐齐,鸣云板
佛门礼仪(17)_共修
共修时清净身心,保持道场庄严,不但是恭敬佛陀说法,也是为了维系同修法缘,以资增长正知正见,助益与会同修共沾法喜,同享法量功德。故当相互提醒,共同遵守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