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乡拙青年,穿着一身褴褛的乡下土装,来到鸡足山祝圣寺求见虚云长老,住持祝圣和尚问他:“你是谁?为何来求见虚老?” 那青年说:“我今年二十岁,云南盐源人氏,从小就父母双亡...
为什么一粒米可以镇住惊涛骇浪
有一对贫穷的夫妻住在窑洞里,家徒四壁,夫妻俩甚至要共穿一条衫裤,一人出门,另一人就得在家待着。有一天,他俩听说佛陀率领弟子在附近托钵乞化。夫妻俩清楚自己此生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前世不懂得布施。现在好不容...
普钦法师得南无观世音菩萨护佑
廷佑心中一阵狂喜,知道是南无观世音菩萨示现前来指引,于是,学佛信心倍增。看见前面灌木丛中仿佛有一条小道,便顺着这条小道,口中持诵着观世音菩萨名号向前走去。
舍利弗如何对待婆罗门的这份布施
舍卫城中,住着一位婆罗门,他聪颖灵敏、心思缜密,且拥有无数财宝,富可敌国,城中的居民因而对他百般羡慕。他非常排斥佛法,常说:“布施是浪费金钱,行善是无义之举。”一天正午,舍利弗尊者出现在婆罗门面前,手...
琉璃王屠杀释迦族人的前因后果
说完这段前世因缘,佛陀告诉大众因果不昧,并说偈言:“非空非海中,非隐山石间,莫能于此处,避免宿恶殃。众生有苦恼,不得免老死,唯有仁智者,不念人非恶。”
佛法离不开实证道量!目犍连尊者和舍利弗尊者的证量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常随世尊说法度生的有10位著名出家弟子,其中舍利弗尊者为“智慧第一”,舍利弗跟随佛陀弘法利生达40余年,他有很多的美德,其中尤以智慧渊深广大而著称,佛经中称他“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辅...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透过佛法的教育,将使人格获得最大的启发,也使得教育者能掌握最具体的方向,落实教育。这里所说到的教育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重要是人格的启发与陶冶。对于学习者而言,懂得惭愧忏悔、知...
释迦族人为什么会被琉璃王所灭
佛陀有无量的神通、智慧,却眼看自己的亲族被杀,这就是所作业不亡的道理,自己造业自己受,别人是不能代受的。
禅宗二祖慧可红雪断臂,向达摩祖师求解脱佛法
达摩祖师被神光法师的虔诚举动所感动,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于是传衣钵、法器予他,并为其取法名慧可。
生死与功德只在一念之间
临终前,徒儿突然想起老禅师留下的那本经书,当他翻开扉页,见经书上赫然写着老禅师当年未及点明的忠告:助人一次,胜似诵经十年。帮助别人并非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之后才去为之,要知道相应...
虚云老和尚的两次被救
后来虚云老和尚终于到达五台山,却遍寻不见自称人人都认识的“文吉”其人,后有一老僧详听经过,告知虚云:“此‘文吉’实乃文殊菩萨化身也。”
贪财招祸殃
视财宝为毒蛇是佛陀的正见,也在贪心的农夫身上得到印证。佛陀教诫比丘们不可以持金银宝物,在家居士不应该取不义之财,才不会因一时贪心,惹来莫大的灾殃。愚人见果不知因,恰如不下种子,却空...
三车和尚
他毕竟刻苦修学多生多世,当他一下明白佛法的道理,进入《瑜伽师地论》以后,他自己就把这三车东西全部不要,不管有情无情的全部丢掉完,然后就跟着玄奘法师真正的出家了,十分守戒行,成为玄奘...
这盏油灯,不是神通力所能熄灭的
“如今这盏油灯,不是你们的神通力所能熄灭的。就是你用四大海水浇灌它,让巨大的山风吹卷它,也难以把它熄灭。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它是一个发下宏愿、广济众生的人所供的油灯。”
常不轻菩萨
菩萨度众生,不是由于众生的善恶亲疏而有所拣择,而是出于对一切众生的尊敬心、大悲心,平怀一味地予以度脱。无论是常怀嗔恨、增上轻慢的众生,还是常行忍辱的众生,常不轻菩萨都等而视之、悉皆...
黄龙禅师教化八仙之吕洞宾_佛教故事
黄龙禅师趁此良机点化吕洞宾,说不生不灭法性真如之理。吕洞宾顿悟禅机,才知道以前的修炼还在六道轮回中,没有认识到自己“如如不动”的本性 。经黄龙禅师点化后,吕洞宾顿然开悟,至此皈依佛...
尊者为什么要用一个脾气不好的侍者
印度有一位高僧帕丹巴桑吉,曾经来到西藏传法,他讲过:"认为敌人在伤害我们,是我们的错觉,能把瞋心转换成悲心,对我们是最受益的。" 阿底峡尊者以前也讲过:"对所受的伤害不要去瞋恨,如果对伤害瞋恨的话,那...
南无释迦牟尼佛为乔达弥说无常
“如果你想了解生死的真义,就必须经常如此反省: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你儿子的死亡帮助你了解我们所处的轮回世界是无法忍受的苦海。脱离生死轮回...
布施和修福是卖穷买富的最好方法
“布施”是根治贫穷的福田。布施是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可以广结善缘,舍去悭贪,培植善根。布施也是治我执悭贪的妙药。众生的病根是“我”。这种由“我”而引发的贪心,无量劫以来一直缠绕着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