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访谈(十)释迦佛陀的一生与佛教的创立和宗旨及佛陀三身四智的含义
您知道旧金山华藏寺住持若慧法师到美国亲近南无羌佛后,对法师造成了哪些影响吗? 您知道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究竟是怎么样的吗? 您知道佛教是怎么创立的吗?它的创立宗旨又是什么? 您知道「佛陀」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吗? 您知道佛陀所具有的「三身」是什么含义吗?
为什么这样刻苦还不能达到目标?
释迦世尊说:“是呀,你要知道如果一味冒进,就会产生掉举,让心浮躁而不得清净;而如果不精进修行,则会让心中产生懈怠和懒惰。修学佛法,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离不开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唐王李世民的话比佛陀的规制还大吗?
我们的善根因缘有差别,但想解脱都得依佛规制,而学佛成就的律规标准,正规的佛教标准都是相同的,任何圣者或任何行人都无权改变或者降低佛陀法规标准,都得依释迦佛陀制定的教戒为标准,不可因种族、因人而改变。
旺扎上尊金刚法曼择决法会择出佛陀真身
当时的状况是,在同一桌子上、同一位子、同一样修法、同样的恒河砂,结果显圣的三驾发曼造型完全不同,一驾菩萨的平面冠,两驾立体直向空中的佛陀发冠,其形状结构也完全不一样。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透过佛法的教育,将使人格获得最大的启发,也使得教育者能掌握最具体的方向,落实教育。这里所说到的教育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重要是人格的启发与陶冶。对于学习者而言,懂得惭愧忏悔、知过改过的心,是修行前进趋向圆满的要因。
常不轻菩萨
菩萨度众生,不是由于众生的善恶亲疏而有所拣择,而是出于对一切众生的尊敬心、大悲心,平怀一味地予以度脱。无论是常怀嗔恨、增上轻慢的众生,还是常行忍辱的众生,常不轻菩萨都等而视之、悉皆度脱,更不生丝毫嗔恚之心。